2013婚戀幸福感報告

  擇偶十大標準“愛”排老末
  在“重要家庭關係排行榜”上,夫妻關係以絕對優勢排在榜首,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處理好夫妻關係,在已婚受訪者中,有兩成人經歷過離婚風波
  文|《小康》記者 鄂璠
  “結婚以後,您有沒有經歷過離婚風波?”
  連續兩年,在《小康》雜誌社聯合清華大學媒介調查實驗室所進行的“中國幸福小康指數”之“婚戀幸福感”調查中,都會有兩成已婚者在回答這道題時,表示“經歷過離婚風波”。
  但經歷過離婚風波卻並不能和“不幸福”畫等號,同樣是在連續兩年進行的同題調查中,都會有七成已婚受訪者表示自己目前的婚姻是“幸福”的。
  家庭中最重要的關係:夫妻關係
  2013年,《爸爸去哪兒》成為了中國最火的電視節目之一,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它從一個側面展示了家庭中成員之間關係的重要性。在很多人都關註著“缺席的爸爸”的時候,有評論認為:《爸爸去哪兒》這個標題很好,爸爸到底跑到哪裡去了?丈夫到底去哪裡了?說到了問題的本質。一個在家庭中被疏離的丈夫,是一個沒法回家的男人。一個沒辦法回家的男人背後,必然有一個很寂寞孤獨的女人。看似是親子的問題,其實是夫妻情感的問題。
  在參與“2013婚戀幸福感”調查的受訪者中,69.2%的人認為,在夫妻關係、親子關係、婆媳關係等常見的家庭關係中,其實最為重要的還是夫妻關係。
  而在《小康》調查中,另一個數據也顯示出夫妻關係對於家庭的重要性,在對婚姻幸福感影響最大的因素中,排在首位的是“夫妻二人間的情感”,接近六成受訪者選擇了這一選項。
  在“重要家庭關係排行榜”上,夫妻關係以絕對優勢排在榜首,但出乎不少婚戀專家、心理咨詢師或者是社會工作者預料的是,排在第二位的並不是親子關係,而是婆媳關係。
  提起婆媳關係,很多人會馬上聯想到“複雜”、“難以調和”、“爭戰”、“不安寧”等詞彙,《雙面膠》、《媳婦的美好時代》、《辣媽正傳》等家庭倫理劇,更是在生動反映“婆媳大戰”場景的同時,也在社會上掀起了一場場關於“婆媳關係”的大討論。
  不過,幾乎沒有人說得清究竟是婆婆有理還是媳婦有理。“婆媳關係成了家庭中最突出的矛盾之一,實際上是有很多原因的,但不得不說的是,中國的婆媳關係在一定程度上也被‘妖魔化’了。”資深心理咨詢師、培訓師甘劼認為,但凡是涉及到一個新家庭和兩個原生家庭之間的問題,產生問題的大部分原因都可以歸結為這個新家庭與兩個原生家庭的分化程度不夠,“如果分化足夠明確,問題就會減少很多。”
  具體到婆媳關係這個問題上來,甘劼認為,婆媳關係出現矛盾的時候,很多情況下首先是丈夫和他原生家庭之間的分化沒有完成好,這時候丈夫的作用就顯得非常重要,“丈夫作為婆媳關係的‘中間人’,本來就肩負著‘調和者’的使命,因此丈夫嘗試去改變自己家庭整體的關係,是他應該承擔的責任。”
  除了丈夫所需要發揮的作用之外,其實社會也可以在調和婆媳關係方面發揮一定的作用。在杭州市江乾區三里亭社區,就有一個工作室,名叫“婆媳互動坊”。這個成立於2012年初的工作室,並非單純做調解,而是通過開展婆媳“行走運河”、“情侶運動服”穿上身等活動形式,讓婆婆和媳婦之間感受到來自對方的關心,從而擯棄嫌隙,冰釋前嫌。
  三里亭社區原本是一個婆媳矛盾比較突出的撤村建居社區,但現在通過參與“婆媳互動坊”的活動,不少人都意識到,婆媳之間本來是沒有矛盾的,只是在處理生活中的矛盾時太過草率與直接,再加上方法不對和情緒糾葛,才會把矛盾激化,所以溝通顯得非常重要。
  婚姻的三大“殺手”:猜疑、指責、冷淡
  溝通,不僅對於婆婆與媳婦之間的關係而言,顯得至關重要,而且對於夫妻關係來說,也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在受訪者選出的“九大婚姻殺手”中,排在前三位的猜疑、指責、冷淡,都或多或少地與溝通沾了點邊。
  “婚姻幸福感的殺手是毀滅性的溝通,只有擁有了調整能力,才會使兩個人的幸福感增強,而調整能力是秘訣,如果不能夠很好地掌握調整能力,夫妻兩個人就會陷入毀滅性的溝通。”北京愛對國際文化交流有限公司董事長、馬來西亞政府婚前教育課程編課及指導委員關係NLP(身心語言程式學)創立人程光輝和黃秀蓉夫婦進一步解釋說,所謂的毀滅性溝通,就是在婚姻中讓我們的另一半來彌補我們在原生家庭中失去的關愛、表揚與認可,而實際上另一半並沒有這樣的義務,而在我們等不到這樣的彌補的時候,便會指責對方,進而陷入雙方互相指責的境地。
  程光輝也提到了生活中的兩個好人結婚後卻常常不幸福的現象,“那是因為對愛的瞭解不是很清楚,其實很多時候我們的愛都是自私的,總是渴望從別人身上得到些什麼,總是說你應該這樣做、那樣做。很多夫妻在婚姻中都像兩個乞丐,彼此只會伸手。所以,缺乏婚姻幸福感的主要原因是我們只會伸手,卻不懂得給予。”
  在北京愛對國際文化交流有限公司,程光輝和黃秀蓉研發了一套測試體系,通過這套測試,他們能預測出情侶們一兩年後會因為什麼而吵架以及會用怎樣的方式來爭吵。程光輝把所有夫妻間爭吵的原因都歸結為了兩類,一是希望在生命當中,自己是被對方擺在第一位的;二是自己的付出是被對方承認和認可的。“從外表看,很多夫妻是在圍繞著金錢的話題吵、圍繞著孩子的問題吵,其實最基本的還是這兩個渴望沒有得到滿足。”
  在中國,很多人認為,其實吵架也是一種溝通、交流的方式,那怎樣的“吵架”才是有效的而非毀滅性的溝通呢?一位參加過婚姻家庭治療師培訓的人告訴《小康》記者,他參加培訓時上的第一課便是溝通。“中國式的夫妻間溝通一是表現在臉色上,不高興了卻不表達,對方一頭霧水;二是把問題擺在兩個人中間,互相對立,誰也不做出讓步。通過學習,我瞭解到還有其他更好的溝通模式,即兩個人坐在一起,把問題擺在兩個人的面前,然後兩個人去共同面對,一起商量怎樣去解決問題。”
  為什麼要離婚?!
  在參與“2013婚戀幸福感”調查的上千名已婚受訪者中,兩成人經歷過“離婚風波”,受訪者普遍認為,遇到對方出軌、性格不合、家庭暴力、性生活不和諧、對方有不良嗜好等問題時,都會讓自己產生離婚的想法。
  作為婚姻治療師,程光輝和黃秀蓉是絕對不提倡離婚的,並且他們強調,無論時代怎樣變化,他們都不提倡,“因為婚姻絕對不能單單靠愛,而是要靠責任感、靠忠誠來維繫的。”對於正處在離婚邊緣的人們,黃秀蓉首先建議他們要有輓救的心態,要有責任感,輓救為先;然後要去找回自我;第三要加強調整能力、要學習;最後,即便是真的決定選擇離婚,也要把對雙方、孩子的傷害程度減少到最低。
  對於已經離婚的人,程光輝和黃秀蓉鼓勵他們在離婚後要至少保持一年的單身狀態,如果自己是被拋棄的一方,則要保持兩年單身狀態,總之,被否定、拋棄的程度越深,這個時間就相應地要越長。“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也要慢慢地去營造自己的生活,可以去找婚姻治療師做些輔導,處理一下心理上的問題;要重新建造自己的生活,生活方式很重要,不能一味地工作,要有自己的娛樂時間,要有自己的娛樂伙伴,要有自己的一些良好習慣;要讓自己有異性的社交圈子,能夠有機會再去和異性互動。”
  黃秀蓉還特別強調,如果在有了孩子之後選擇離婚,不能硬生生地把孩子的“根”拔掉,要鼓勵孩子接觸對方的家庭,如果剝奪了孩子的父愛或者母愛,或者找其他人來替代這份愛,都是不正確的,這樣成長起來的孩子在將來患上嚴重心理疾病和社交障礙的概率特別高,另外還要和孩子老實交代自己的婚姻狀況,不管孩子多大,都要誠實地告訴他“爸爸媽媽很愛你,但是我們分開了,他還是你爸爸,我還是你媽媽,我們都愛你”。
  “幸福婚姻”哪裡來?
  如何才能擁有幸福的婚姻生活呢?一直致力於推廣正確的兩性相處觀念、強調個人成長的程光輝和黃秀蓉說,從一開始談戀愛的時候就“一定要愛對,而不是找對”。
  在北京愛對國際文化交流有限公司的培訓體系中,有一項是紅地毯約會計劃,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這個培訓項目,就是“先找到真正的自己,再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伴侶”,而在這個培訓中擔任約會教練的程光輝和黃秀蓉,給那些要找對象、希望獲得幸福婚姻生活的人們的輔導,也是本著“找出對方,找回自己;友情出發,眾里尋他”的原則進行的。他們讓接受培訓的單身男女們先“找自己”,通過他們精心設計的“測試”和“診斷”,幫助受訓者認識到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接下來,他們再幫助受訓者“找別人”,在這個過程中,外在條件和性格特質都要考慮,外在是一目瞭然的,而性格特質是要“找”出來的,外在的可變,性格則很難改變。他們還要求受訓者在約會時要經歷三個明確的階段,一是摸索,二是互動,三是挑戰未來。
  當《小康》記者把“2013婚戀幸福感”調查中面向單身者的一項調查結果拿給程光輝和黃秀蓉夫婦看時,他們驚訝地贊嘆道:“這些人很懂!”
  被程光輝和黃秀蓉贊為“很懂”的這些人,在回答“選擇配偶,您更在意什麼?”這道題時,將“人品”、“性格”、“孝順父母”和“感覺”排在了最重要的位置上。
  程光輝和黃秀蓉在為單身男女們做輔導時,強調的則是三方面的內容,一是外在條件;二是人生方向和性格特質;三是情感,有感覺。到2014年,程光輝和黃秀蓉的婚姻生活已經幸福地走過了21年,他們年齡相差16歲,性格完全不同,家庭背景亦不同,但正因為他們懂得如何才能“愛對”,所以他們的婚姻是幸福的。
  值得關註的是,參與“2013婚戀幸福感調查”的單身人士,在評選擇偶的十大標準時,把“對方是否愛自己”放在了最後一位。
(編輯:SN05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feiqkrw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